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口买卖,不像人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口买卖,不像人间 (第2/6页)

事可不能乱说,慎言。皇上,小儿只是道听途说,并无凭据,当不得真。”

    朱允炆有些心惊rou跳。

    洪武初期,朱元璋严令非功臣之家不得蓄奴,甚至还规定了蓄养奴婢的数量,即“公候家不过二十人,一品不过十二人,二品不过十人,三品不过八人”。

    现在想来,朱元璋的这个规定有些想当然了。

    公爵,侯爵,身边不到二十个奴婢,这怎么够用?

    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要更多的奴,更多的婢,更多的享受!

    还有那些官员,有了权,有了钱,有了家业,自然而然就需要一批“奴婢”来伺候自己,享受下大爷的活法。

    商业解禁,路引取消,人口流动增加,助长了士大夫阶层对“奴婢”的需求。

    在社会安定,百姓能吃饱饭,没有人卖儿卖女的时候,人牙子就出现了,他们或是诱骗,或是设局,或是偷掠,不择手段!

    朱允炆清楚,蓄奴不是明代才有的,向上追溯,哪个时期都有这个问题,哪怕是朝廷禁止,也不过是走个书面形式。

    奴,奴隶。

    在明代始终存在,并无断绝。

    让很多人意外的,最大的奴隶“人牙子”,就是大明皇帝,说是朱允炆也没有任何错。

    因为明代初期,奴隶最主要的来源就两个:

    其一,战俘。

    明初打仗多,俘虏的人也很多,一些蒙古兵成为俘虏之后,成为了功臣之家的奴隶。

    其二,罪犯家属。

    这个更好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