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四章 说凤阳,道凤阳 (第4/5页)
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实事求是地讲,凤阳是不是好地方,和朱元璋当不当皇帝,还真没多少关系。因为老朱还没当皇帝之前,他全家就被饿死几口,你能说凤阳那时候是个好地方? 将黑锅完全甩给老朱,这是不太地道的一件事。当然,这与民怨有关,好好地待在江南,你老朱要让我们移民,好吧,移民就移民,说好的给京都户口,结果呢,咱成了中都户口,这不是忽悠我们? 再者,江南多好啊,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可凤阳呢?土地贫瘠不说,还十分容易出现干旱或洪涝灾害,一年活了八个月,实在是没吃的了,你不让我们搬回江南去,但总允许我们开个条-子,出去要饭吧? 趁着冬天没事干,要着饭到江南,找找还活着的老朋友,蹭几顿饱饭,然后上上坟,扫扫墓,来年二月三月再回凤阳,继续耕耘这几乎没什么产出的土地。 后世凤阳流传的“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搬到大明去,完全没有违和。 左周待在凤阳已经有两年了,习惯了这种百姓“候鸟”式的情景,心酸又如何,同情又如何,解决不了问题的。 “朝廷知不知道?” 刘长阁凝眸问道。 左周叹息:“凤阳的事,朝廷肯定知道,早在洪武年间,这些事就已经告知太祖,只不过……这些人自己找到了活路,朝廷也就没有管他们。” “乞讨,就是活路?” 刘长阁声音有些冰冷。 左周听出了刘长阁的不快,但还是点头。 没错,乞讨就是活路,至少他们能活着到南京,然后活着回来。至少他们没有饿死,这就是他们的命。 “朝廷知道,皇上未必知道。这件事,安全局或许可以奏报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