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光彩的孔家之人 (第3/6页)
隶,河南,再比如: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山东! 朱允炆心头压着一块石头,一块不能动弹的石头,这块石头姓孔。 追溯历史,几乎历朝历代都对“孔子”高度推崇,不断追封。 比如鲁哀公孔子为“尼父”,西汉孝平帝称孔子为“宣尼公”,隋文帝赠先师尼父,唐太宗加封其先圣、宣父,宋真宗封至圣文宣王,明太祖封圣文宣王…… 然而,在无数的追封中,对于孔子追封到无以复加,亘古未有高度的,却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元武宗大德十一年封诏: “盖闻先孔子而生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生者,非孔子无以法……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尚资神化,祚我皇元。” 宋以前,孔子的后人不是什么沂水侯,就是什么关内侯、文宣公之类,至宋仁宗时期,改为衍圣公! 至此,衍圣公之名传了下来,成为了正式的爵位。 朱允炆不介意孔子头上的名号,可随着孔子头上名号日隆日贵,其嫡系后裔也被追谥加封,并形成了一股势力,而这一股势力,是朱允炆所在意的! 每个朝代,都需要孔子这一块招牌,以证明自己是华夏正统,聚拢人心。 既然是招牌,自然也需要举招牌的人,孔子不在了,那只能让他的后人来举着牌子过日子了。 按理说,举个牌子就好好举牌子,讲讲论语,教导下晚辈后生,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也就是了,可这些举牌子的人,又拼了命想要荣华富贵,想要权力,想要衍圣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