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贱铜贵,筹备钱庄 (第4/5页)
监那边也购置一批吧,淑妃中毒事件不可再上演。” 马恩慧拿了一份账册,递给朱允炆,道:“后宫购置之事已安排妥当,只是皇上,坤宁宫的钱库已满,再这样下去,可就要转换地方了。” 朱允炆接过账册,翻至最后,看了看,道:“有了这些资金,中央钱庄的筹备也可提上日程了,今日问访发现,银又贱了,一两银子,只得六百余文铜钱。” 马恩慧担忧地说道:“那我们继续收银,岂不是吃了许多亏?” 朱允炆用手指扣着桌子,轻声道:“眼下银贱铜贵,若中央钱庄成立,便会让银、铜兑换回归正轨,到时候皇后手中的一两银子,便凭空升值三四百文,如何会亏?告诉一炉暖春坊,铜钱与银子都要收,宝钞就少收一些吧。” 马恩慧眼神一亮,有些疑惑地说道:“臣妾什么都没做,就凭空赚了?” 朱允炆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两碎银,道:“这其中涉及货币贬值与增值的问题,银贱铜贵,是银贬值,铜增值,若我们升值银,贬值铜,到时候这一两银子,自然便可以兑换更多的铜钱,也可以采买更多货物。十万白银,转眼间便会成为十三四万白银……” 投机货币,在后世是常见的,甚至还有人专门做空某个国家的货币,割割韭菜。 不是大明商人看不到这个商机,而是因为铜在大明实在不多,市场中流动的铜钱总量增长跟不上商业需求的增量,尤其是在新商业之策推行之后,宝钞贬值、银贬值的问题就更加凸显出来。 朱允炆清楚,货币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而解决的条件也越发成熟。 江西,饶州,鄱江西侧。 几座高大的水轮机修建了起来,水流冲击水轮机齿轮,齿轮啮合转动,带动着一根沉重的铁棍升起,至一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