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你管这东西叫火铳(二更) (第4/6页)
代初期负责制造火器的单位,名为宝源局。 听听,宝源局,这名字怎么听,怎么看,都像是印钞厂。 没错,宝源局它就是一个印钞厂,最开始的职责,那就是打造铜钱。 后来朱元璋可能是改用钞票,觉得宝源局匠人没事干,便让其改行制造火器,同时兼职打个板凳,造个洗脸盆,设计个防盗锁什么的。 那时候的宝源局,职责太杂,火器制造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很难形成规模,你想想,这边研究火铳呢,隔壁屋子里在讨论这个车轱辘怎么修理,门外还有人锯木头,要打个刑具,还让不让人专心造武器了?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因胡惟庸案,取缔了军需库,改设军器局,专门负责武器制造。 但军器局最初并不负责火器,仅仅负责弓、枪、刀、头盔、甲等冷兵器制造,如交肚弓,黑漆纰子箭,鱼肚枪头,芦叶枪头,马军雁翎刀,步军腰刀,将军刀,水磨头盔、水磨锁子护顶头盔,红漆齐腰甲、水磨齐腰钢甲、水磨柳叶钢甲…… 洪武十七年年,朱元璋设置兵仗局。 兵仗局乃是内府机构,隶属于宫中二十四衙门,其一开始的定位,那就是火器与冷兵器二合一的制造机构。 在火器方面,兵仗局制造的种类多达二十七种,主要为: 神铳、斩马铳、手把铜铳、手把铁铳、椀口铳、神枪、一窝蜂、神机箭、铳箭、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夺门将军、襄阳炮、大洋神机炮、小样神机炮、椀口炮、铜炮、大炮、小炮、旋风铜炮…… 从繁杂的样式来看,洪武时期的火器制造已形成体系。 兵仗局掌印太监刘聚见朱允炆至,匆匆行礼。 朱允炆坐了下来,道:“听闻兵仗局火铳有所改进,朕来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