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京察+外察=全察(三更) (第2/6页)
这个问题,是个坑。 朱允炆皱了皱眉,看向徐辉祖,道:“魏国公,你如何看?” 徐辉祖出班道:“皇上,据臣所知,凤阳府已加派了人手,且并无向朝廷求援之意。若各地有请,可选派良将,以将军之名出京师,统调地方卫所,如此,方显名正言顺。” 朱允炆微微点头,眼下也没更好的法子,便道:“既如此,便任命济南都司铁铉为定国将军,统调山东、河南、凤阳府卫所军士,各地若有灾情,驰援以救,不可贻误。至于济南都司,则调长兴侯耿炳文充任。” “遵旨。” 徐辉祖、茹瑺退至一旁。 “可还有本奏?” 朱允炆问道。 右都御史练子宁见众人再无奏报,便站了出来,高声道:“臣有本奏。” 朱允炆看着练子宁,此人虽也是都察院主官,但与景清不同。 景清为人清廉,然性格上有些固执,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偏执。 朱允炆几次都想让景清回家,可又找不到其问题,也不好意思直接把人给辞退了,加上有个古板的人叨叨两声,也未尝不是好事,便忍了下来。 相对景清而言,练子宁的思想明显更为活泛,他不会故步自封,敢于否定当下的自己,能认错,也能改正。 朱允炆看着练子宁,道:“讲。” 练子宁肃然,高声道:“皇上,臣认为朝廷应早日开课考,以考百官品能,定夺去留……” 直言时弊,一针见血。 朱允炆看了一眼解缙,很好奇是不是他通风报信,让练子宁陈言的,解缙明白朱允炆的意思,微微摇了摇头。 不是解缙安排的托? 看来练子宁的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