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三百六十一章 最大地方官--巡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 最大地方官--巡抚 (第3/6页)

部尚书,对于山西都司与山西行都司官员很是熟悉,一旦到了民乱地步,也能控制局势。

    最主要的是,茹瑺体格好,四十岁出头,还跟个三十岁小伙子一样,时不时骑马往返于大小教场,让他快马去山西,不至于累死。

    如果换黄子澄、解缙这种“纯”文官,等他们坐马车抵达山西太原府,估计夏天的麦子都收完了。

    “既如此,茹爱卿就辛苦走一趟吧。解缙拟旨,朕命茹瑺为山西巡抚,有监管都、布、按三司之权,巡抚山西,扫平移民之障!”

    朱允炆肃然道。

    解缙、郁新等人吃了一惊,如此一来,巡抚将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一举打破朱元璋设置的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权分立”的状态。

    巡抚!

    这个官职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北伐,大败柔然之后,太武帝以来大千勇猛、多有战功且熟悉北境险要,诏大千“巡抚六镇,以防寇虏”。

    唐代设置有巡抚使,武则天曾安排狄仁杰任江南巡抚使,但这类官职属于不常置官职,需要的时候拿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就忘记了。

    整个唐代,也只有三个人做过巡抚使。

    至于宋代,更多的是安抚使、宣抚使与招抚使,巡抚使这个名字都很少出现。

    说到底,真正让巡抚成为一种“制度”的,是明代!

    虽然在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巡抚陕西,但那时候的巡抚,只是巡查地方、抚恤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