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_关于山海经的一点想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于山海经的一点想法 (第14/16页)

,又有大荒东经里的说法。

    这怎么看,都像是刘歆在‘成都载天有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这一段本该只是介绍夸父来历的文字后面,总结性地加上了夸父的归宿,也就是后来怎么死的。

    并且,还在同一句中,出现了‘两种死法’。

    这完全是结合了好几篇的事,总结在这后面了。

    我料定是刘歆整理出现的问题,画蛇添足。

    当然,也不排除,是山海经早期的作者有好几个,接力式完成这部著作。

    海外北经写完,列子还没出生。等到合写大荒北经时,已经是列子的时代之后了,所以出现了带有列子主观评论,并且总结性发言的文字。

    这种可能也是有的,但只能降低大荒北经的可信度。

    而海外北经和大荒东经,都相当理智。

    总之遵循一个逻辑,不带有主观评判的,信度高于带有主观评判的。

    所以‘大荒东北隅中,有山曰凶犁土丘。应龙出南极,杀蚩尤与夸父。’这句话是可信的。

    它依旧是十分平淡,应龙从哪来到哪去,干什么。

    然后就完了,没有评论,也不写应龙怎么想的。

    基于这句话,以及前面所解读的。

    就知道追逐夸父的是应龙了,他杀了夸父,或者害死了夸父。

    夸父一路沿着黄河跑,跑到了陕·西,应龙都要赶尽杀绝,最后没办法,夸父往北去找大湖,想傍湖而居,远离中原。

    可惜的是,他属于被追杀,跑的太急,水没喝够,也就是补给没带够。

    以至于在往北迁徙的过程中,路又不熟,找不到水源,渴死了。

    应龙杀蚩尤,杀夸父。说明两边是对立面,蚩尤、夸父是一边的。

    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