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于民易,用之于民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于民易,用之于民难 (第3/7页)

至结余超过了历年正赋折银,朱祁钰怎么可能睡得着。

    于谦有些奇怪的问道:“度支部户部郎中王祜、内帑太监林绣等人的计省,账盘明白了吗?这些钱到底哪里来的?”

    朱祁钰看着于谦颇为无奈的说道:“账本上无懈可击,这才是让朕忧心的一点。”

    “现在各地宝源局掌控的资产都在账本上。”

    大明将近九成的桐园、桐油作坊、桐油分销;

    大明除了官厂以外,将近七成的造船厂、煤炸厂、粮行;

    大明除官办织造局之外,将近六成的丝绸行;

    南衙十四府将近五成的棉纺、锦织、屠宰、rou肆、海味、酱料、花果、宫粉、成衣、药肆、扎作、棺木、故旧、陶土、鼓乐、皮革等等行当,都在这些宝源局的账目之下。

    宝源局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仔细的遴选项目,经过部议确定,进行投资换取回报,在投资之后,宝源局的干事会对整个项目进行全盘梳理,并且涉及到了具体的管理之中。

    宝源局取得了许多成功的项目,其中孙炳福亲自负责的有桐油、造船厂、丝绸行棉纺行等等。

    在孙炳福的奏疏中,在景泰八年交账中,可以上交大约五百余万的利润,而且这个增速将会在五年内达到千万,此后以每年一成左右的速度增长。

    大明现在每年流入的银两大约为两百万两,主要来源于倭国和婆罗洲,流入银两根本满足不了宝源局的胃口,民间财富在快速集中到宝源局之中。

    而且宝源局还在进行大规模的吸储,这种吸储随着利息承兑,备受各地商贾的信任。

    “皇叔曾经在邸报的次版上,写过一份关于利柄论的社论,朕看过并且准刊,孙炳福就是利柄论的践行者。”朱祁钰对孙炳福的行为进行了定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