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于民易,用之于民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于民易,用之于民难 (第2/7页)

最近在搞借贷和投资。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投资。

    宝源局纳储有年百分之三的利息,这部分的利息,最开始是从三成的铸币税中支出,但是这些宝源局在孙炳福的领导下,在景泰四年开始了自负盈亏,在景泰七年开年,孙炳福上交了景泰六年的利润,共计两百五十万银币的盈利。

    两百五十万银币什么概念?

    仅仅上交的这些利润,就可以养于少保的九重堂两千七百余年,可以养到公元4235年。

    可以在不大肆征调民夫的情况下完成靖安省所有的水利项目,可以组建七到八个官厂。

    于谦颇为惊讶的说道:“孙炳福果然是个赚钱高手,这些银币、银两已经入京了吗?”

    朱祁钰点了点头,户部左侍郎沈翼已经入库,计省经过了全面审查之后,朱祁钰才对于谦说起了此事。

    宝源局自己赚钱了不是好事吗?

    朱祁钰颇为苦恼的说道:“于少保,当年南宋时候,赵构求财,南宋朝廷上下尚奢、竞奢蔚然成风,朝廷将六十余种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明矾等物,全都官营,最后闹出了一斤煤两百文的大笑话来。”

    “于少保曾经跟朕说过,朝廷用度取之于民,上用一,百姓供百,这两百五十万银币入账,朕心难安,哪怕是孙炳福说的千好万好,朕不去看一看,朕寝食难安。”

    两宋两次失天下,原因很多,但是和这官富民穷有极大的关系,官府朘剥过甚,最终失道天下。

    朘剥必然存在,因为阶级永存,如何打通阶级之间的上升通道,如何协调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让这种矛盾不至于失控,是朝廷的存在的前提。

    从景泰四年到景泰七年,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孙炳福不仅让各地的宝源局转亏为盈,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