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风不善,教化不明 (第8/8页)
来,那就更好了。” “民风不善,教化不明。” 胡濙心中升起了向往,洪武八年太祖高皇帝下旨各地立社学,延请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十五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 胡濙就是读社学长大的,而且还因为学习好,未经童试,就获得了秀才的身份。 洪武年间中举,建文二年进士及第。 作为礼部尚书,他认为民风不善,皆因为教化不明所致。 朱祁钰看着自己的灯盏,无奈的说道:“朝廷没钱。” “即便是只把各地的秀才收入府学堂,内承运库太监林绣就算过,每年都需要三百万枚银币,这不是一年期的投入,是十年、百年持之以恒的投入。” “而且随人人丁的增加,科层制的臃肿,府学堂的投入会持续增加。” “这还不算营建费用。” “如果真的要把各地的社学捡起来,归朝廷管辖,那…就不是三百万枚银币那么简单了。” 三千万? 林绣没算过,朱祁钰也没算过,主要是人口增长,势必带来教育的投入。 “陛下,教化也是礼法,朝廷应有之义。”胡濙有些激动的说道。 维持一个朝廷是很昂贵的,李贤对此深有体会,李贤曾经在僭朝为官的时候,算过一笔账。 即便是去掉陕西、辽东这些贫瘠、人丁不是很兴旺的地方,维持一个朝廷至少需要一千六百万银币或者等价实物。 “要不再苦一哭势要豪右富商巨贾?”朱祁钰思考了下说道。吾谁与归的朕就是亡国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