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穷理 (第2/7页)
为这本坤舆志作序,然后送入京师。 “伏以皇天开泰运,付大宝于元良;圣帝御明时,奠群生于景泰。声教洋溢乎天下,仁恩普洽于寰区,神人欢庆。钦惟皇帝陛下,聪明睿知,成功俪美于唐虞……”李宾言的这个开头,是作序的标准开头,总结来说,就是夸赞的锦绣文章,一顿马屁狂拍,把皇帝拍的越晕乎,表示臣子越恭敬。 李宾言虽然不擅长这个,但是毕竟进士出身,拍马屁这事,只要他想,就能写出一堆当事人看了脸红的马屁来。 什么俪美于唐虞,茂德丕隆于汤武,恩广被于两间,功永垂于万世之类的话可谓是张口就来。 “坤,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舆,车舆也,坤为地,为大舆。”李宾言首先解释了下坤舆二字的含义。 天下最大的车舆就是大地,所以舆图就是地图,而土地之学就是舆图之学。 李宾言继续写道:“于凡大地孕毓之精英,无不洞悉本源,阐发奥义。即矿脉有无利益,亦且探厥玄微。果能开采得宜,煎炼合法,则凡金银铜锡铅铁等类,可以充国用民生。” “书中所载,皆窥山察脉,试验五金。与夫采煅有药物,冶器有图式,亦各井井有条。” 李宾言写到这里就停笔并且将笔放下,眉头紧皱,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他解释清楚了坤舆二字,对这個志字,却解释不清楚。 他犹豫了片刻,忽然灵光一闪,写下了格物致知四个字,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格,至也,客观观察认识。物,犹事也,客观事物。致,推极也,主观分析。知,犹识也,客观规律。” “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