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279节 (第4/6页)
…倒是可以观察一阵子,看是否将其引见到王忠嗣幕下。 他脑中思忖着这些,高适则眼看谈论得差不多了,终于将话题转到他今日来的正事。 “子美言天宝六载的春闱他能中榜,多亏了薛郎,我亦愿参加天宝七载春闱,不知是否有荣幸与薛郎为同年啊。” 这是一句带着些玩笑之意的自嘲,他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已经变得有些世故了,但终究是没能做到完全放下身段讨好一個束发少年。 “高兄也要参加今科春闱?”薛白略略沉吟,问道:“方才高兄自称是河北人氏?” “是,渤海高氏,我如今定居于宋州。” 薛白心中愈发摇头。 籍贯河北、定居河南,总之就是一个关东的寒门子弟。 高适也算是有出身,他祖父高侃生擒突厥车鼻可汗、镇抚高句丽,立下赫赫战功、封平原郡开国公,陪葬于乾陵,重振了渤海高氏的声望。 但那是太宗、高宗朝,如今不一样了。 高家只有军功出身不够,若没有迁到关陇与世家大族联姻,子弟再不上进,很快就人走茶凉,无人问津。 且高适还写诗飒刺过开元二十四年的那场大败,当今皇帝算是很大度的,没有因一首诗而生气。但当时张九龄极力主张斩安禄山,惹李隆基不快,高适在这件事上的立场显然与圣人对立了。 大唐科场最难进士及第的就是这种人,管你是否诗名远播,才华横溢。 薛白既知不可能,干脆直言道:“我为高兄引见几位朋友如何?比起科举入仕,有别的路更适合高兄走。” 高适滞愣了片刻,眼神中有过各种情绪,末了,认认真真道:“我想再试一次。” “何必呢?” “我虽不才。二十解书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