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四章科举改革 (第3/8页)
的一些流程和注意事项整理清楚后,便往礼部赶去。 虽然杨帆是礼部尚书,可这些科举考试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必须得大家支持才行。 特别是要得到孔颖达这些大儒的支持。 刚来到礼部门口,一名站岗的军士马上见礼道:“小的见过尚书大人。” 杨帆抬眼一看,原来是老相识了,微微一笑,问道:“原来是刘贵啊!辛苦了。” 对于这位心思灵巧的军士,杨帆还是有深刻的印象的。 当初成为礼部侍郎前来报道时,就是刘贵给了他提点,也让前礼部侍郎栽了个大跟头。 见杨帆居然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刘贵微微一楞,随即如沐春风,激动得满脸赤红:“侯爷,小的不辛苦,倒是您辛苦了!” 作为皇帝跟前的红人,杨帆年纪轻轻已经身为礼部尚书。 在这些大头兵眼中,杨帆根本就如同天上的月亮可见而不可及。 这样的人物居然能够记得他的名字,怎不荣幸与焉。 难怪有传言,虽然这位侯爷与勋贵不对付,可面对下层的兵卒,却是和蔼可亲、情同手足。 看到激动得说不出话的刘贵,杨帆并没有责怪。 他当然能够理解刘贵的心情。 记得前世的时候,省里面的一名领导前来视察,杨帆作为项目的技术顾问作为解答。 当这位省领导亲切的叫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杨帆也曾激动得不行。 如今自己作为礼部尚书,若放在后世,属于中央各部一把手,级别可比一般省领导还高,刘贵激动很自然。 杨帆拍了拍刘贵的肩膀,和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