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八章 强国论 (第5/8页)
辞的警告,顿时吓得惊惊战战。 其实这些考生是有些多心了! 这次的科举考试与其说是一场考试,不如说是一个过度,是一场秀。 是李二陛下对于世家门阀的一次妥协,来换取以后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能够得到这些世家门阀的支持,至少不会明目张胆的反对。 既然是秀,那又何必过于严坷呢? 先前的检查,只不过是想表达一个意思。 以后的科举考试,将会是这个样子,公平、公正谁也别想浑水摸鱼! 既然态度表达了,想必那些世家门阀也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得懂自己的意思。 严格意义上来说,杨帆作为主考官的任务已经完成。 现在就只是与那些世家子弟的对赌了! 想到这儿,杨帆把注意力转到了考题上。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考试的科目一般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 其中秀才科被时人称为“尤异之科”,它是唐代六门常科中最早设立、历史最为悠久、法定地位最为崇高的科目。 但因为秀才科的难度太大,要求极高,所以应试者寥寥无几,唐高宗永徽年间就被废除。 此时高中秀才可不是明清时代的秀才…… 关于秀人的相关考试,内容还是很多的,没两把刷子过来连报名都看不敢。 毕竟录取的实在太低了! 秀才科也同样分为三场考试,有三天的时间让考生做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