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_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辩 (第3/8页)

增长见识,也是想一探究竟,这事实在太奇怪了!”

    知道在陈学礼这里得不到答案,李泰转头对着黄贲问道:“你作的词比杨帆足足晚了七个时辰左右,为何你会说杨帆抄袭你的词?”

    “本王问你,如果这首词你早已经作出来,为何在之前从未流传出来?”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李泰曾反复拜读。

    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寓意与情感,也曾使他动容不已。

    如此一篇足以流传千古的名篇,一旦问世,必然争相传颂。

    如同杨帆做出此篇之后的情形,短短时间内,便传遍关中,家喻户晓。

    甚至孔颖达给出了极高的赞誉。

    可黄贲却说此词是他所作,为何在他作出之后,却不曾传播开来?

    更何况,这家伙比杨帆作出来的时间还要晚,有什么资格说杨帆抄袭。

    黄贲显然是早有准备,马上变得无比委屈,一脸苦闷的说道:“殿下,这首词是我在一次酒醉之后偶然作出,之后便束之高阁,从未示于人前。”

    “秋夕诗会,草民又喝多了,所以拿出来比较晚,这个……他们两人可以做证,因为这首词是谢兄和王兄帮我取来的。”

    与此同时,坐在黄贲一旁的两名年轻人也赶紧站起身来说道:“黄兄说的不错,当时黄兄喝的烂醉,但为了参加诗词比赛,才让我们去他的府上帮忙取来的,这足以说明,这首词黄兄早已写出来!”

    见江南一行人处处维护黄贲,李承乾再也忍不住了!

    这事看似是杨帆与黄贲的纠葛,其实也代表着南北之争。

    诗词一道,关中一带偏向于诗,而江南一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