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辩 (第2/8页)
虽然陈学礼在关中一带的影响力没有孔颖达高,但在士林之中也有些名声,特别是在江南一带,与孔颖达也不徨多让。 如此一来,有陈学礼作证,黄贲的话又有一定的可信度。 要知道,像陈学礼这样的大儒,最是爱惜羽毛,若是没有亲眼所见,也不敢张嘴胡说。 因此,李泰也有些不解,但他很快问出了心头的疑惑:“陈老,请问你听到这首词是在秋夕什么时辰?” 陈学礼沉吟片刻:“老夫当时喝酒有些多,具体的时辰不清楚,大约应该是秋夕当日子时左右。” 可话音未落,一道清脆的声音传来。 “爷爷,您应该喝醉了,当时的时间应该是秋夕已过,那时已经是丑时了,是秋夕过后第二天的凌晨,当时还是我和仆人一起去接的您,您当时还说黄贲拿出这首词作之后就散了!” 听到陈月茹的话,在场的人不由发出了一阵嘘声。 杨帆作这首词的时候,那可是秋夕午时,足足比黄贲早了大半天。 即使要抄袭,也是黄贲抄袭杨帆的,怎么可能说杨帆抄袭黄贲的呢? 但这里面又有些说不通的地方,长安与江南相隔千里之遥。 即使用最快的战马送信,没有两天一夜也不可能到达,若说黄贲抄袭杨帆也说不过去。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当李泰把时间差这样的疑问提了出来。 陈学礼无奈地感叹道:“殿下,这也正是老夫想不通的地方,难道不同的两人能够做出一样的诗词。” “恰好此次进京,除了想增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