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 章 农业交流会 (第4/5页)
强,那就是最好的生态农业方式,醍醐灌顶啊。” 见众人反应了过来,李昭总结道:“草原只要有了更优秀的牧草,再发动牧民多多储备青贮饲料,那么到冬天牧民同样能够保证牲口的规模,最后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这样不就能给国家带来更多财富了吗?” 刚说完这个,接着又有人问道:“那西北呢?哪里比较干燥,昼夜温差大,就是草场都不多,通常只有河流、绿洲地区才能发展农业,一部分地下水多一些,但也很难支撑农业发展需要,我们又该怎么解决那里的问题呢?这些地方我们都有过设想,但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们现在也有这方面的推广目标。” 对于解决西北方面的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设想,无非两点,一个是北水南调,一个就是南水北调。北水南调也就是从贝加尔湖往整个北方供水,但想法是好的,技术上问题也不大,但这直接跨过了两个国家,很难协调。 至于南水北调,则是利用世界屋脊上多湖、雪山的特点,将如雅鲁藏布江这样水系里的水引入西北,但想法是好的,同样非常难实现,更不用说这个时代了。当然还有人异想天开的想炸开喜马拉雅山,显然都是没有实现可能的。而且就算将山炸开,也不一定会有降雨,可能带来的是更多的干旱。 对于西北李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李昭也变不出来水啊。就算是六十年后有一个凝集空气水分的方法,那也要大笔投资才可能实现,现在显然也是没有办法的。李昭也没有想到现在第一步的推广工作就有西北地区。 想了想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