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 章 农业交流会 (第3/5页)
都可以称之为狂信徒了。李昭也接着解释道:“对于这样的地方,养牛羊就是最好的选择,让当地的人们放弃养牛羊,去种地再养殖蚯蚓、养猪,不是本末倒置吗?咱们这么算吧,一个人放羊,咱们不多算,放三两百只没有问题吧?养猪可以吗?” “就算没有三百只,咱们按一百只算,也比养猪养的多啊,诸位认为我说的在不在理?”在没有机械帮助的情况下,一个人养猪还真养不了多少,但养牛羊却可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加,这就是差距。这时众人也沉默下来,思考起来。 好一阵才有人问道:“那像草原这样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 李昭见众人这样,也是被气乐了,这些位可都是搞农业研究的,怎么反而问起他这个搞机械的了,李昭也是无奈说道:“其实你们都知道怎么办,像这样的牧场,无非两点,一个是牧草,另一个就是青贮饲料,我想这些你们比我懂。有足够优秀的牧草,再加上青贮饲料,养殖规模就能大大提高。” 这时众人都议论起来,确实是这样,他们都看到了李家村还有军垦农场的变化,一心想的都是各地怎么也能像李家村还有军垦农场那样,忘了各地自有各地的情况。其实他们是被两个农场的模式惊到了,以前哪有这么搞得,一下将有机质利用率提高了好几层,甚至都忘了两个农场本身的模式都有差别。 就听这时有人说道:“我怎么把王教授的青贮饲料的方法给忘了,是啊草原那地方可不就是适合研究牧草,然后推广青贮饲料的方法吗?只要牧草品质、产量、动物适应性都比现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