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6章 贸易目标 (第5/7页)
现个人价值之类的目标,他们是不会懂的。哪怕是于小宝这样在海汉体制内待了六七年的资深归化民,也仍然不太理解首长们放弃他们所形容的那些原本在故国十分优越的生活条件,跑到三亚这穷乡僻壤来开疆拓土的原因。 于小宝目前是在三亚负责海汉青年团的组织工作,执委会对这个政治味道颇重的社会组织十分看重,甚至将其作为了归化籍人员任用的门坎之一。自1631年起,想要在海汉体制内混个一官半职的青年归化民,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加入海汉青年团。特别是军中的提拔升职,三十岁以下军官的入团时间就是一个硬性考核指标,如果在此之前没有青年团团员的身份,那连升迁的资格都不具备,而反之如果担任着团内的某些职务,那么在职位的竞争中就会具备一个额外的起步优势。 想要加入青年团没什么难度,只要年龄在十六至三十之间无犯罪史的归化民,均可提出申请,但想要在青年团里混出点名堂,其难度却甚至会超过在职业领域内的升迁。这不但需要极为干净的个人背景,而且对其忠诚度和政治觉悟也是有着极高的要求。 成立这个组织的目的,自然便是为了培养出忠于海汉和执委会的年轻一代。尽管海汉崛起的速度当世无双,但始终有一个隐患是让执政者们感到不安,那就是海汉之下的归化民构成十分复杂,来自不同国家、种族的数十万人所组成的这样一个团体,很难跟民族凝聚力之类的说法扯上关系。 大部分归化民投靠海汉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这里的先进社会制度,而是为了能在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