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章 天阑之琴 (第4/9页)
硬木,名为“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俗称“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这便是七弦琴的普遍构造。 但既然俞燮甲此琴与琴天阑惯用之琴一样皆是仿造古制,仅有五弦,自然也就没有七星之势,俞燮甲抚琴时也不会念及七星之法。 意是琴天阑的仙意。 技法却是他自己的技法。 鱼尾自焦尾摆过,鱼身竖架在琴身之上。 俞燮甲抚琴动作的大胆创新程度实在空前,观者要么啼笑皆非,要么匪夷所思,没有谁会发自内心地去称赞他的这个动作。 即便是能够看到寻常人看不到的方面的聪明人,也只能抛开他的动作,去深究他所营造的意境。 在细雨悬停之后,就一直隐匿暗处,等待致命一击的柳乘风如是。 借助魂力探测此处战况的炎帝姜榆罔也如是。 但相较于其他探测者,姜榆罔有着两个旁人无法企及的特质,一是他本身就是魂魄状态,动用魂力时更加不易被人发现,二是他并不属于这个时代,是从远古而来。 人有三魂七魄。 未修成元神,踏入神魔境界的伏羲、女娲、神农乃至其他一些与人族有牵连的种族,同样是三魂七魄。 昔年姜榆罔吞服回梦仙草,元神化去,一开始虽是三魂七魄的游离状态,但凭借炎帝之威,他依旧可以匹敌寻常神魔,然而随着魂魄各自寄居一叶,窃入轮回后,他的力量与记忆也是被切割得零星破碎,很多东西,在他的头脑中都变得不完整。 被秦苍从神魔图带出的这一魂一魄,所承载的记忆同样不完整,很多隐秘之事,都是通过道祖神魔图的重演,他才再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