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大朝会 (第2/6页)
得住。是查到了几件要事,特赶来禀报。”徐鹤行语速很快,又道:“李瑕恐在丁大全手上。” 谢方叔脚步依然沉稳,道:“无妨。” “可是……” “事已至此,再做什么都晚了。”谢方叔缓缓道:“老夫既然通缉李瑕,便是有确凿证据断定他潜通蒙古。” 徐鹤行拱手道:“明白了,我一定保护好证据。请左相放手施为,扳倒jianian党,不必有后顾之忧。” “明白就好。”谢方叔已走到轿子前,伸手又在徐鹤行肩上一拍,道:“你与希磬自幼跟在老夫身边,如今他走了,你再悲戚,也可不乱了心志。切记,行事需以社稷大局为重。” “是。” 谢方叔上了轿子,向宫城而去。 ~~ 几名太学生也在走向宫城。 刘芾转头看了看身侧的黄镛,忽道:“器之,你还年轻,真想好了?” 黄镛莞尔一笑,道:“声伯兄是怕我年轻识浅坏了大事?还是怕扳倒权党我更受赏识?” “我是怕万一事败……” “岂有万一?”黄镛道:“jianian党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诸公证据确凿,岂能败了?” 刘芾道:“可jianian党圣眷在身。” “我信官家能明辩是非。”黄镛道:“近年来,诸生抨击时政,每将官家比作唐明皇,然而,官家即位以来,立志中兴,定灭金之策,俘完颜守绪、张天纲归献庙社,一雪靖康之耻。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如此贤明官家,岂能被jianian党蒙蔽?” 陈宜中点点头,道:“官家确有爱民之心,淳祐十一年,各地大雨,官家问‘积雨于二麦无害乎’,郑相公奏答‘待天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