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_第五九二章 星罗棋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九二章 星罗棋布 (第3/4页)

往超过一丈,深约三尺,每锅可煮盐数百斤,最大的能一次出盐一千斤。

    另外,也有穷困的灶户用竹锅的,一般都是用竹篾编成,方形平底,外涂石灰或黄泥……

    “煮盐……不用锅盖吗?”

    林啸有些疑惑,煎煮的时候或许要不断搅动,但是,煮沸前不盖锅盖的话,不是更浪费柴火?

    “有的,小锅盖都带回家的,”

    村长第一次露出了笑意,接着说道,“大铁锅的锅盖,可有讲究了……”

    原来,因盐田有大有小,且有许多是祖辈传下来的,便有族亲合伙煮盐,大家一起开工,纳潮、制卤、煎煮都一起干,最后出了盐按丁口分成。

    为了防止某一家私下开工而造成矛盾,他们便预先订立君子约定,将一整块铁质锅盖分成数块各自保存,只有开煮的那天,大家才将锅盖取出合拢……

    听他这般解释,林啸不禁哑然失笑。

    看来,古代的劳动人民非但勤劳,还有着无穷的智慧。

    他们在如此落后的技术条件下,用这么原始的劳作方式,也能将生产效率发挥到极致,就连平日里的一些劳动纠纷,也想尽办法,有着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

    不远处有一个棚子,村长说这是存放工具的。

    出于对古代盐田工具的好奇,林啸便过去看了看,里面堆着许多工具,模样和想象中的差不了多少。

    林啸试了试那耙地的木耙子,发现比他在后世农村见过的,用来耙稻谷用的那种要沉得多。

    看来,古代的加工能力确实落后,只能用最笨重的方法来制造,炎炎夏日,拖着这么重的工具在毒辣的太阳下劳作,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

    他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