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_第五九二章 星罗棋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九二章 星罗棋布 (第2/4页)

的煮盐方法不尽相同,但大体都要经过纳潮、制卤、煎煮和出盐这几个关键的步骤。

    首先,需要在海边挑选合适的滩涂地块,筑坝围堤为田,引入海水。

    在旱季太阳光照强的时候,每月两次大潮将海水淹过这片盐田,潮水退去后,一部分海水便留了下来,这第一道工序,便叫做“纳潮”。

    盐田底部的泥土,叫做“盐泥”。

    当海水退去时,盐泥就汲取了相当浓度的盐分,用木耙子将盐泥耙松,再经太阳晒上五至七日蒸发掉水份,这片盐泥就含有相当高的盐份了。

    下一步,就是“制卤”了。

    盐泥晒好后,就得用木耙分批推入盐漏这完全是手工劳作。

    所谓盐漏,就是用砖或石块,在盐田周边砌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无底小池。

    这些盐漏大小形状各异,方形的话,一般有二米多宽、三米多长、一米多深,底部都架上竹木,垫着茅草,起到过滤的作用。

    盐泥进池后,需要盐丁用脚踩踏实,再注入海水反复冲淋,过滤出来的黄澄澄的卤水,便从盐池旁边预留的小口,流入一侧的卤水池里,积少成多,便有了一池的卤水。

    将采集到的卤水滤去杂质,放入大缸中沉淀一段时间,便可以入锅煮盐了。

    “煎煮”说起来很简单,只需一口铁锅,和大量的木柴,最讲究的是火候,开始要用猛火,等卤水沸腾了,再保持文火持续煎煮。

    铁锅有大有小,小的直径三四尺,高七八寸,每锅可煮盐十来斤,约煮三个时辰即可成盐,一般单干的小户人家,多用这种小锅。

    男丁多的灶户,或是几家合伙的话,便需要用大铁锅了。

    大锅的直径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