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363章 楮皮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楮皮纸 (第3/6页)

在陶丘贩卖时力压甄地瓷器一头,这着实令他刮目相看,瓷匠们则在倍受打击之余,也起了几分一较高下的心思。

    纸张想要出头就更艰难了。士大夫们对初现的“公输纸”不如无恤想象中那么推崇,一来是和公西赤一样,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竹简,其二是“公输纸”的书写性能并不十分优秀。所以如今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反倒是质量较差,韧度不高的劣麻纸比较受欢迎。却不是用来书写,卿大夫们购买此物的用途自然不言而喻。

    那段时间里,公输克对此有些失望,而计侨、公西赤等则愈发认为竹简不可替代。

    然而赵无恤却对他们说了一段拗口的话,将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万物发展势头是向前的,但新物的创造不是一条直线上升的,相反,它的成长壮大必定要经历艰难曲折,新物必定战胜旧物!”

    总结教训后他们认识到,麻纸因为其局限性,无法大批量制作,想要在鲁城市肆里卖出高价是不可能的,于是赵无恤便要求造纸工坊尽快产出新的,更加优良的纸张。

    经过数月研制,就在前几天,公输克喜滋滋地来报,新纸已经试制成功,是以一种野生的桑科木本树木“楮”为原料做出的纸。

    古时曾用楮树皮织成衣料使用,和麻异曲同工,但成本却更低,因为楮树无须人工栽培,在山上随处可见,谁都可以砍伐。它的韧皮是很好的造纸材料,所含纤维质地较高。

    等无恤去巡视时,发现用楮皮造纸先要将其沤在水中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