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楮皮纸 (第2/6页)
来,而且赵无恤还有一个硬性的要求。 “记住,每一个字都得用纸写!” …… 离廪丘麻纸初次造出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在那之后,工匠们被严密控制了起来。工坊外也围上了高高的墙垣,让人不能窥见里面的秘密。 在美食嘉服的待遇下,一直以来都“食”于官府的工匠们对于被暂时杜绝了与外界、家人的联系也没什么好不满的。于是廪丘的造纸技艺在不断精进和简化,如今以半月时间为周期。每次都能制作千余张麻纸,用的自然是小公输班偶然发现的草木灰制浆配方。 但被认为是“失败”的石灰水制浆配方也没被废弃,赵无恤让工匠们继续制作,然后让人将这韧性较低的“劣麻纸”送去的自己的邑寺里,自有用处。至少以后如厕。就不必再浪费布帛了……至于厕筹,恕他抱歉,实在适应不了。 过去半年时间里,三邑官署走的是麻纸与竹简并行的模式,除了制作麻纸的材料受限制外,想要彻底取代正值鼎盛的简帛,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历史上,这个历程经过了整整五百年,赵无恤觉得,在自己的干预下。或许会缩短到百年之内? 同理,刚有了点规模的瓷器也只是在铜器和漆器的夹缝里占了一席之地,想要继续壮大,就必须如汤盘所铭刻之言一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必须推陈出新。 赵无恤倒是听说,自己远在新绛的jiejie季嬴似乎对制瓷有些兴趣,接管了成乡的瓷器坊不说,还取得了不小成就。甚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