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5章 野心 (第4/6页)
这……” 冉求闻言面带犹豫,就他本人而言,他认为将盗跖彻底消灭后,赵无恤徕民之策的效果会好上许多,还能彻底消除后患,大野泽将成为一片舟舸通行的安全水域。 但作为一个性格谨慎之人,他凡事都会三思上一番,不会自作主张乱来。所以既然赵无恤无意诛杀盗跖,那他也只能将自己的敌视和不满咽回去,没有主君的命令,他不会轻动。哪怕孔子亲口要他动手,他也不会贸然行事。 冉求的性格里有谨慎也有应变。所以他在军、政上能活学活用,不会刻板地遵守孔子教授的东西。但因为心里一直极其尊敬夫子,所以也不会像宰予那样正面违抗忤逆。 他左思右想,正不知应该如何回答时,一旁的孔子却叹了口气:“良,你就不要为难求了,为人私臣,而谋师事,是背主也。盗跖能平是鲁国之福,至于如何处置他。想来赵卿和小司寇自有打算,等见了面一问便知。” 因为季孙斯和叔孙州仇忌惮秦邑、须句、廪丘等偏北的地区会有疫病残余,所以这次盟会的地点便选在了未遭战事的郓城,如今他们已经进入郓城郊区,再行上半日,便能和赵卿父子会面了。 虽然劝止了公孺良的莽撞建议,但孔子心里却思量开了,他清楚盗跖之才,也听说过赵卿爱士养贤的名声。招揽亡命死士也不算意料外的事情。 可若这不是赵鞅的主意,而是赵无恤的打算呢? 治国,平天下,不同情境下。这两句话的意味也不同了,这位小君子可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 从颠覆阳虎,夺取郓城。再到所谓的维新之政,最后是西鲁互保。图谋须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