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cao喊我去盗墓_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史令!(41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史令!(4100) (第7/7页)

板的所作所为,其他豪雄的争权夺利……总之一切都要以旁观者的角度事无巨细的记载下来,将这些事情交给后人去评价。

    如此若吴良真能做到“秉笔直书”的话,除非曹老板根本不在意后人如何评价,否则便不可能没有顾忌的去做那“乱臣贼子”。

    但为了“秉笔直书”,吴良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呢?

    没有人比吴良更加清楚。

    史载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杀齐君,史官因为如实写下“崔杼弑其君”而被杀,他的两个弟弟也坚持如实记写,结果还是被杀;第三个弟弟毫不畏惧,依然坚持秉笔直书,崔杼才无奈作罢,而令人震惊的是,前来接替的史官也做好为此赴死准备,另外一个史官也拿着竹简准备去记写,后来知道这段历史已经写成,才没有继续前赴后继。

    而就算是司马迁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亦是为了做到“秉笔直书”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因为司马谈“秉笔直书”,汉武帝刘彻举行盛大的封禅仪式,居然不允许太史令司马谈参加,使得司马谈发愤而死。

    后来司马迁接替了父亲的职位,又因为不愿遵照汉武帝刘彻的意思,公然替李陵辩解而惨遭汉武帝腐刑,自此失去了作为男人的资格。

    如今献帝居然与他耍这个小心思。

    吴良却也不傻。

    他肯定会“秉笔直书”,这的确是一个史官必须具备的cao守,也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后世有些财务部分都会做两本账,一本账用来应付检查,一本账用来……你懂的,那么史书也完全可以写上两部嘛。

    一部专门给领导查阅。

    另外一部“秉笔直书”,两不耽误,何乐而不为呢?我知鱼之乐的曹cao喊我去盗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