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章 八卦化煞镜(4200) (第2/7页)
此去便不会再回来,于是握住他的手依依不舍,赵云却道:“终究不能做有违德cao的事啊。” 后世史学家解读赵云这句话,认为是因为公孙瓒得了整个幽州之后,穷兵黩武、日益骄矜、记过善忘,睚眦必报、并且变本加厉的掠夺百姓,因此引起了赵云的不满,从而决定不再为公孙瓒效命。 吴良也认同这种说法。 因为正史中还有如此一段记载: 初平二年,袁绍自领冀州牧,常山国便属于冀州,彼时赵云却受常山国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兵士投奔了公孙瓒。 公孙瓒心中奇怪,于是问道:“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说道:“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有倒悬之厄,我们常山人经过商议讨论,决定要追随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我们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 由此可见,赵云心中亦存大义,并且在常山国的威望极高,常山国内有许多义士都愿意追随于他。 而等到后来认清公孙瓒的嘴脸之后,请辞归乡便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并且回到常山国之后,赵云也并未效忠袁绍。 一直等到后来刘备因“衣带诏”事件被曹老板追杀,逃到冀州投奔袁绍时,赵云才主动跑去邺城再与刘备见面,并避开袁绍的耳目暗中帮助刘备招募了数百名兵士,随后带着这些人跟随刘备去了荆州,依附刘表屯于新野…… 所以。 难道刘备此行的目的其实是招揽赵云?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 毕竟从那些史实中可以看出,赵云在常山国很有威望,并且他的兄长去世之后,他便极有可能成为一家之主,掌握着一族的财富与社会资源,而这些皆是此刻的刘备最为欠缺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