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拿下函谷关 (第3/4页)
可以装上千斤盐水。 石火日夜不息,只要铁锅内的盐水煮干以后,用动滑轮将铁锅吊起来,抬离灶台,等到铁锅冷凝之后,就可以得到块状的盐块,再送到磨坊中用石磨研磨,就可以得到盐白如雪的精盐。最重要的工艺改革,却是搅拌,这个缓解非常耗费人力。陈应却使用了风车带动转轮的方式,在瓷砖砌成的大池子里搅拌盐水,搅拌完成后,利用盐池的落差,直接经陶管流至每个灶台前。 经过陈应的工艺优化,盐厂的人力使用非常少。一名工人可以同时看着数十口大锅。至于搅拌、澄清、分离环节,也仅仅需要往常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力。这样以来,灵州煮盐的成本非常低,大约相当于两文钱至三文钱每斤的样子,哪怕刨除运费,卖出十五文一斤,其中的利润也不比其他盐厂低。 煤炭,那玩意长安根本不到,运输成本太高,而且长安附近也有。李建成也不稀罕。关键是钢铁资源,在这个时代可是最宝贵的战略物资,偏偏李道贞手中的钢铁不是十万斤八万斤,而是每年一千万斤,这样数量实在有点大。哪怕李建成可以出钱,却也没有办法吃得下这么多。 不过现在好了,陈应许诺的半价出货,那就不成问题了。哪怕李建成没有那么多的钱,可是东宫臣属,包括山东贵族,他们手中都有钱,而且数量不少。最最为关键的是,半价的钢铁,他们从中可以有巨大利润。 李建成此时心情非常不错,原本非常棘手的问题,却被陈应三言两语就给解决了。在这个时候,李建成突然问道:“陈卿,你在长安城外的那个将作营,钢铁投产的话,可以出产多少?” 陈应为难的道:“长安比不上灵州,这里要铁矿石没有铁矿石,要石炭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