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杨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订阅) (第4/7页)
太离谱了吧!” 杨蓉一听这话,扔下笔,就朝门外走去。 杨则道:“吉时……吉时要过了。” 杨蓉道:“反正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也不差一时半刻!” 说着,杨蓉根本就不理会杨则,大步流星地朝着门外走去。 …… 陈应此时发现已经被人海包围了,陈应不经常参加各类的活动,能跟陈应说得上话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四轮马车,虽然风靡全城,却奈何很多人家连采购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太子妃已经放出话来,让人们关照陈应的马车生意,可以肯定这个生意,太子有参股,或者是干股。 关照陈应的生意,也是向太子聊表心意。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内,陈应又接下了十万贯的订单。 陈应此时发现,大唐国库虽穷,但是世族门阀实在是太有钱了,一辆上万贯的马车,如果光靠种地,至少需要十万倾良田一年的收益。然而这些订单却依旧连绵不绝。 事实上,这正是国人的劣根之一。喜欢攀比,西晋时期石崇与王恺争豪,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正所谓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 陈应对于这些朱门高贵们,向来没有什么好感,能刷他们一把,陈应绝对不会客气。 杨恭仁看着周围的宾客渐渐散去,就悄悄对陈应道:“你我姑表兄弟相聚不易,陈兄弟,不如静室详谈!” 陈应点点头。跟随杨恭仁登上一座三层高的阁楼。 陈应走进阁楼,发现这里是一间琴室,一名眉清目秀的琴师跪坐在琴前,朝着杨恭仁盈盈而拜,说道:“奴婢给阿郎、公爷、沏茶去?” 说着便起身离开,留下地方来给陈应与杨恭仁密谈。 陈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