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杨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订阅) (第2/7页)
这种亲戚结婚贺仪,了不起出上百匹布,三五百贯而已。杨府的规模不小,占地达六七亩的深宅大院。杨氏也交友广阔,参加祝贺的亲朋好友,多达几百人。几百人涌进杨氏大宅,却不显得局促,一切都井井有条。 杨则担心误了吉时,就向陈应说明,要见杨蓉一面。陈应其实内心里有着强烈的八卦欲望,他倒是想见见这个大表姐到底是长得如何惊艳。 …… 此时杨蓉坐在书案前,依旧挥笔写字。杨蓉的字一点儿也不像女儿家的字一样娟秀,她写的是行书,字里行间透着豪放之气。 杨则推门一看,杨蓉正在悠闲的写字,苦笑不得的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写字?” 杨蓉向杨则欠了欠身子:“处则怎么从灵州回来了?” “蓉娘终于成家了,小弟自然要前来送君一程!”杨则站在杨蓉身后,看着杨蓉书写的字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则感叹道:“好诗,好诗,不知道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杨蓉微微一笑道:“说出来处则也肯定认识!” “谁?” “前灵州总管,彭城郡公陈应!”杨蓉微微一笑道:“处则你原来在灵州是灵州长史,后为灵州刺史,你不要告诉姊姊,你没有见过他吧?” 杨则摇摇头道:“见肯定是见过了,只是没有想到这首诗居然是他作的。怎么会是他呢?” 杨蓉一脸迷离的道:“怎么可能不是他?这首诗据说是从平阳公主府最先传出来的,这是当时陈郡公率领东宫右卫率勋二府南下平定旁企地之乱时,写给平阳公主的。” 杨则思虑道:“怪哉,奇哉,若说陈大将军能写出秦时明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