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6节 (第2/6页)
师徒俩在学界的地位超然。 谁为了点小事去烦这两位,闹出什么事端了,都不用这两位开口,自然有一群人抢着伸手帮着把这些不懂事的家伙办了。 就好像之前不长眼,在网上兴风作浪搞事情,举报李建高那位,到现在还赋闲在家,只能在满腹牢sao中艰难度日,连份讲师的工作都找不到。 这些圈外人或者不知道,但圈内人都门清。 从这一点看,乔泽其实是个讲道理的人,只要不招惹他,他也不会随便发飙。 一个明明可以不讲道理的天才,还肯讲人间的道理,已经许多人感觉很满足了。就好像一个三岁小朋友手掌一堆巨型炮仗,平时从不丢着玩,只炸招惹到他的人。 这绝对是熊孩子界的一股清流,大人们不褒奖都说不过去那种。 所以这种事情最终还是求到了徐大江身上。 情同父子的师徒俩能不食人间烟火,但这家伙可是个俗人。报告会的规模这种事情,徐大江肯定是能拍板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 徐大江天天都在琢磨乔泽,自然知道乔泽的底线在哪。 虽然乔泽说了报告会最好不超过百人,但报名的人实在太多,最后报告会实际到场人数翻个几倍,只要会场纪律维持好了,乔泽也不会有太大意见,甚至压根不会跟他说这事,讲完也就过去了。 什么是原则性问题呢? 比如他要敢说一句李建高教授德不配位,根本没资格去评院士,传到乔泽耳朵里,还被核实了的话,他这个院长大概率是干不下去了。 乔泽就是这样,在某些方面很大气,或者说根本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