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节 (第4/6页)
究所、高校等等有对外联系需求的单位、机构联系方式都在豆豆的数据库里,无非就是绕过一层层防火墙,让群发的邮件顺利抵达这些高知人群的邮箱,且不被当成垃圾邮件删除掉,保证这些人都会阅读而已。 这对于豆豆来说显然不是什么难事。 包括瑞典皇家科学也收到了豆豆发的邮件。 总之,等到官网上线二十四小时之后,世界学术界都知道华夏成立了这么一个奖项。 而且成立的原因,奖金多少,所要达到的目标,具体评选规则,都在官网上展示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等到了第三天,官网的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389671人次。 三天时间,一百三十八万的访问量,看起来不多。但这可是并没有在普通人中间宣传的数据。 绝大部分访问量都是各国能被豆豆瞧上的学者跟科学家们又或者他们的学生们贡献的。 一瞬间整个学界便掀起了轩然大波。 正如豆豆所规划的那样,以乔泽,而不是西林的名义命名这个奖项,就是要第一时间来获取足够的关注度跟话题度。 毫无疑问,这个奖项一出,话题度直接拉满。 首先引发热议跟许多不满的就是这个科学类奖项没有用其他自然科学类奖项普遍施行的推荐制。 要知道在社会所有领域任何普遍施行数十上百年的规则,都是有固定受益人群的。 尤其是这种推荐制。 针对诺奖而言,只有其管理委员会认可的机构或单位以及前诺奖获得者或其他指定的个人写的推荐信才会被认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