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5节 (第3/7页)
难度有多大。乔泽首创的工具的确很有用,但如果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乔切分跟乔空间都会成为未来独立的研究方向这不假,但具体到完全解决这个命题总还需要些时间的沉淀。” 说完,张明睿看到周良还想说话,遂笑着补充道:“好吧,退一万步说,他明年真把命题做出来了也不打紧,毕竟……杨老还在世呢!” 周良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张明睿没把话说透,但周良当然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既然提到了杨老,那必然会尊重杨老。 所以乔泽如果真能在杨老还在世的时候证明了杨-米尔斯理论存在性,以杨老在学界的声望,张明睿的选择大概是闭着眼睛直接举手就行了。 如果不能的话…… 主席团大概率也已经换届了,就不需要他们去考虑这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了。 最终,周良只是谓然一叹:“哎,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只是这后浪……也太强了些,十九岁,只有十九岁啊!就算从娘胎里开始学,大概也就只能这样了吧?” 张明睿怔了怔,随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并在脑海中下意识的想起自己十九岁的时候。 没法比,真的没法比! …… 就在两位院士大佬讨论乔泽的时候,乔泽的双手也离开了键盘。 论文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了,闲暇下来的两天几乎都用在了书写论文上。 不过论文还不完整。 乔泽写论文的习惯是,先根据自己的思路,把整篇论文完整结构写出来,然后在对论文进行检查的时候,补全中间一些可能会给审稿人带来困扰的证明过程。 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多证明过程其实都是之前做过的,电脑里就有,直接复制黏贴就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