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3节 (第2/6页)
的地位大概可以用当代牛顿来形容。 现在一个十九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对这个全球终极问题之一发起挑战,甚至是在这场公开的报告会上,直接阐述了自己的论点,这是需要勇气的。 因为一旦被证明报告会上的内容错漏百出,大概会迎来学界的百般嘲弄。 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当乔泽最后提出问题后,发布会现场那些压根没听懂半点内容的人们也在瞬间便原谅了自己。 “难怪我听不懂呢,原来是讲这玩意儿的!这场报告会的标题也太有欺骗性了吧?” 是的,这大概是许多人此时最真实的心声。 如果是想求证“质量间隙假设”的话,那么听不懂才是正常的。 人总是擅长自我安慰的。 …… 台上,乔泽讲完了问题之后,默默的在主席台上站了一分钟,顺便扫视了一圈这个大型会场。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 不过当乔泽看到会场上大部分人开始窃窃私语,少部分人则坐在那里发呆,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毛。 他想到李建高曾经跟他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他真能把这个命题做成来,全世界能够在短时间内读懂他论文的人大概不超过二十个。 之前他还觉得李叔稍微有些夸张了。 但当他看到此刻台下众人的反应,大概确定了,李叔可能没太夸张。 毕竟他还远远没到能把这个命题证明的程度。 因为时间限制,今天报告会上所讲的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并没有涉及到太多过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