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7节 (第4/7页)
帮助。” 乔泽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最近的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一遍。 不涉及到保密原则,因为全都是纯粹的数学推导,起到的是从0到1的作用。 至于如何验证,以及如何从1到100,那不是一位数学理论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就好像乔泽说的,翻译过来就是他从数学层面证明了引力场是有方向的,方向由引力子的螺旋轴向决定,所以如果找到控制螺旋轴向的方法,就能调整引力场的方向。 如果物理学家通过试验证明了这一点,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将能利用万有引力。 理论听起来很简单,实现可能需要数百上千年。 这就是理论研究的魅力所在,它指引出一个正确的方向,然后谁也不知道会在多少年后某个人突然开发出了一款工具,惹来众人惊呼,原来这样也可以? 也让成功让对面陷入了对世界真实性的思考中。 洛特·杜根一直觉得人力是有极限的。 就好像100米短跑世界记录是9.58秒,人类可以畅想一下,也许未来继续进化下去,加上更科学的训练措施,能将这个成绩提升到9秒左右,但绝对不可能提升到1秒吧? 同理做理论研究,厚积薄发在某个时候出现灵光一闪,开辟出一个理论,可以理解,但灵光不能总闪吧? 从搞定杨-米尔斯方程,解决质量间隙假设到超越几何学跟超螺旋坐标系横空出世这才多久? 预想中的蕴含量子模型能被检测为真已经足够让人感觉震撼了,这才过去多久,又把更具体的数学结构补齐了? “乔,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