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七章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第2/5页)
个有着四千年、甚至有可能长达五千年诗歌文化的国度! 当然,借助于李谦的记忆和手,“海子”和他的诗歌在来到这个时空之后,事实证明,也很难红起来。 小范围内有所关注,也有些小小的、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名气,但是——诗集的销量,说明了一切。 当然,李谦深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本诗集没有红起来,并不代表海子的诗不好。 还是那句话,时也势也人也。 来到这个时空,且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代之后,李谦有过一段短暂的冲动器,随后又有一段更短暂的迷茫期。 1995年的秋天,廖辽已经凭借着第一张同名专辑中的《执着》和《野花》那几首歌而大红大紫,在那个秋天,李谦搬到自己租的小房子里,先是凭着记忆尽可能多地记录下了一些自己能够背诵的诗篇,然后,开始尝试为它们谱曲。 是的,那是抛开过去自己曾经做的一切,为它们重新谱曲。 几次简单的尝试之后,他放弃了摇滚这种音乐形式——人就是这么奇怪,前世二十多年的狂热,无论多么的困难,始终都不曾放弃、也不改初衷,但是在重新回到少年时,且脑子里携带着强大到让这个时空的人无法相信的艺术作品宝库的时候,他却好像是很快就明悟了一些什么。 于是,放下摇滚,重新去审视过去的自己,重新去品味海子,和他的诗歌。 似乎是……彻悟了。 对于一个执着于去描述和感恩土地与粮食的诗人来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