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七章 距离大师有多远 (第5/9页)
。其中的变动、导演层面对戏份和人物建立的增删与调整,都非常的少。 也即是说,这是一部典型的“编剧戏”。 剧本的逻辑,是经过一再推敲,一般都是偏向于逻辑缜密一些的,而拍摄中间导演的再创作、临场发挥,乃至于对剧情和人物的增删,则往往很容易导致一部戏的结构失衡、逻辑失去严密。 当然,最终,导演还可以通过剪辑,进行故事的重构,力争在最终上交的版本上,呈现出一个逻辑严密、人物丰满、故事流畅的好电影。 但往往,喜欢临场发挥改动剧本的导演,最终呈现出来的版本不管优劣如何,动辄就会与最初的剧本相差极大了。 而现在的这一部《大腕》,冯必成的完成作品则基本上是有95%以上的程度,极大地遵循了剧本的规划,甚少自己的调整。 乍一听好像会感觉这样一来,导致导演的能力显得很平庸,只会照着葫芦画瓢,但其实,这反而是执导能力比较强的特征之一。 一个导演,尤其是一个能够取得成功的商业导演,必须是特别善于戴着镣铐跳舞的超强舞者——不改剧本,不动对话,也不动人物,基本上完全照着剧本来拍,但一方面完美地呈现了剧本的风貌与特质,另外一方面,在很多的细节上,从服装、布景,到取景的角度,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很多方面,又都充分地展现出了导演个人对这个故事的思考。 这很难得! 甚至在李谦看来,这样的能力,是超出了冯必成的能力范畴的。 但是,他的确就是做的那么漂亮。 让李谦看完了,都觉得基本上无话可说。 于是,问完了大家的意见,李谦拍拍手,“那好,先就这样,老金,老韩,回头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