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_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2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233节 (第4/4页)

科举,也是为现实情况推动着的。

    因科举未开, 在文治这一块, 真正核心的官员, 大部分是过去的门客,还有就是征辟而来。

    但治理一地,上上下下所需官员光靠征辟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所以实际上到现在, 叶碎金就和晋帝、(伪)梁帝一样,打下一片地盘, 不止是收编军队, 基本上还会将该地的文官全盘继承下来。

    全面接手之后,再做局部的调整。

    当地盘还小人还少的时候,当权者杀伐果决,便政令通畅。

    但地盘越来越大, 人越来越多的时候,盘根错节的官场势力、地方势力使得来自文官集团的阻力就越来越大, 滞塞感越来越强。

    地盘扩张到如今,已不能只注重武功, 新的统治者需要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然这第一届的科举十分的名不正言不顺。因科举,举的是天子门生,而现在根本没有皇帝。

    再一个, 正规的科举不是一场考试, 而是县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分层考试, 从童生到秀才到举人到贡士到进士, 是一个阶梯式的递进系统。

    只现在形势要一下子恢复也有点不太现实。

    好在晋帝统治这些年, 也开过三次科考, 给叶碎金稍微留了点底子。

    故这一次,中原王主持的第一次非正规科举,凡有功名者,不拘是秀才还是举人,甚至童生,皆可以报考。

    瞧,武人们打来打去,最后治国,还不是要靠读书人。

    与此同时,中原王同步进行的第二件大事,便是点段锦为主将,发兵攻打太原府。

    河东道有煤铁之利,叶碎金馋河东道太久了,终于动手了。

    齐王和吴王两兄弟在大驸马兵败后都退回了河东道,这是晋帝起家的大本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