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一小兵_第四百六十一章 我头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一章 我头铁 (第4/7页)

和父皇说了此事。朕对父皇说,频阳,不单是王家的频阳,也是频阳百姓的频阳!”

    群臣稍稍错愕,随后齐齐俯身,行礼道:“圣上仁德!”

    “朕索性就当着你们的面,把话说清楚!皇庄的田地、牲畜产出等。除却留下一小部分,可以用作王家祖地的开支之外。其余的,都要先收归频阳县,然后按丁分田!”

    “但,从今年秋税开始,频阳的百姓不用再交丁税,而是统一的田税。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中等户,还是大户,都按照田亩交税。家里有多少地,就缴多少粮!”

    顿时,群臣不解之色充斥于表。

    丁税,就是丁银,直白讲就是人头税。历朝历代官府统计人口,寻常百姓都要缴纳丁税,男丁为主。若是太平年间,朝政清平,四海安乐,有地的百姓家还是缴得起的。但一旦战乱,年景不好。百姓因为要逃税,就要庇护于道观寺庙、豪强地主之下。

    而豪强、地主、官员、庙观等特权阶级,乐不得有这些听话的免费的劳动力。

    其中的猫腻,朝廷官员一清二楚,但千百年来谁都没有提及。一来是官员本就是特权阶级,二来从有税法以来,丁税是地方官府征收,并没有真正的归于中央财政之中。

    历朝历代人口统计都是一笔糊涂账,中央只有一个地方报上来的虚假总账。

    丁税的存在,也更快地加速了土地兼并。富者田亩阡陌连横,少丁差。穷者无立足之地,反而多徭役。

    再者,这种税收,始终没有成为国家主要财政来源之一,除却地方官和豪强地主的刻意阻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国家收得非常累,因为无法准确地统计人口,只能死盯住贫农不放。

    这是一种效率最低,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