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章 恢复故都 (第6/7页)
。百姓自己产出一些蚕丝,自己纺成线,织成布,做成衣,卖给谁? 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停滞。城里人没了工作买不起粮,农夫出产了东西卖不出价格,甚至卖不出去。没有了商业,朝廷也收不到税,一切都是联动的恶性循环。 那么钱去哪里了?钱自然是到了方腊手上,钱全部集中在方腊手中,并不代表方腊有多么富有。商品充足之时,钱这种经贸中介之物才有价值,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商品越少的时候,钱就会越不值钱,物价只会越来越高。 就如后来南宋与金国的经济关系,金国搜刮了整个大宋北方所有的金属制品带回国内,南宋年年还要进贡金银给金国,后果并非金国越来越富有,而是只造成了一个局面,金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金银本身并没有价值,金银过剩,只会造成通货膨胀,就如后世银行不断过量印刷发行纸币是一个道理,只会造成物价飞涨。贵族阶级还能支撑,普通百姓士卒早就难以为继。 金国中后期,国内物价涨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一个百人队的士卒发饷,得用马车拖钱去发。这也是宋朝反制金国的手段之一,应该也算是最早的经济战争。 方腊收拢如此多的钱财,自然也是类似的道理。有钱买不到东西,物价越来越贵。好在方腊此时手中粮食不愁,也就不会真正爆发出危机。 道理极为简单,但是能看破者,实在不多。方腊之所以在军备打造等事情上越来越慢,就是因为正常的商业已经不能运转。没有了商业流通,方腊单靠自己,哪里来的那么多原材料? 经营之法,本就是富民才能强国。 河北沧州校场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