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黼身在何处?(感谢泛蓝ph万赏) (第3/5页)
点被斩了祭器,哪里有人敢出来接下这个差事。 见得左右皆无人说话,吴敏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以为种师道可以担此重任。种师道于国忠心,又于那反贼有恩,。可以派他前往斡旋。” 赵桓闻言问道:“种师道身在何处?” 一直没有说话的蔡京连忙拱手答道:“陛下,种师道今早已回东京。却是臣以为种师道并不适合。东京之中,知兵事者甚少,无出种师道右者。是以把种师道留在京中cao持城防之事更为妥当,如此也能保得城防无忧。若是派其出使贼军,只怕贼人扣留不回,那便得不偿失了。” 蔡京如今对种师道倒是都了几分信任,守城之事蔡京也唯有这么一个人可以依靠,也就不能放种师道出城去。 赵桓心中自然知道城防之事更加重要,开口又问:“那何人可当此重任?” 众人皆不敢接话,低头不语。就怕有命去,回来只剩下一颗头颅。 吴敏见得众人都不接话,心中大急,左右看得几眼,出来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李邦彦堪当此任。” 李邦彦何须人也?历史之中曾拜相,官至尚书左仆射,金兵南下之时,力主割地求和之人。王禀坚守的太原城,便是被此人的建议割让出去的。却是王禀收到了投降的圣旨,依旧坚守城池,即便被大宋抛弃了,也坚守至死。 当时主张抗敌的李纲、种师道,皆被排挤,也有李邦彦的功劳。 金兵围困汴梁之时,城头之上有士卒忍无可忍,发了一炮。却是被李邦彦下令斩首。 为何吴敏要推荐李邦彦,显然二人同为中书舍人,也有私交。吴敏无人可选,却是把眼睛看到了这个同僚身上。至于朝廷许多大员,刚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