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九章 众卿可有破敌之策? (第2/5页)
衙,酒席早已准备好。 本地官员二三十人,郑智麾下军将二三十人,把这衙门大堂做得满满当当。 酒宴之上客套寒暄的过程大同小异,华夏自古如此,南北皆是这么一个习俗。 几轮酒过,主座之上的郑智开口问旁边的王汉之道:“王相公,江宁府内的禁军抽调的情况如何了?” 王汉之听言,面色稍微有些尴尬,答道:“郑相公,各县的军令都下达了,也都到江宁城来点校了,只是。。。” 郑智也知江南军备肯定也是极为懈怠的,不在意问道:“王相公直说便是。” “只是人数太少了点,千余人马,难当重用啊!”王汉之话语说得比较含蓄,千余人自然是太少,这个难当重用才是主要表达的意思。 郑智也懒得去想,只道:“如此便即刻派到高淳驻防,千余人倒也不少,高淳城小,勉强可守。” 郑智并非不知这江宁禁军无用,却是也知道方腊的士卒也不过尔尔。禁军缺的其实是信念,贪生怕死这个词也是极为贴切的。看得贼兵众多,未战先怯的心理才是这些人逃跑的原因。 但是如今到得郑智接管江宁防务,就不由得这些人敢轻易逃跑了,高淳还留有几十号西军汉子,便是要督军作战的。何人敢言一个逃字,人头便马上挂在高淳城头,与溧水知县、都头的人头作伴。 王汉之听言点了点头,似想起了什么,说道:“郑相公用兵如神,老夫也就不多参与了,一应军务郑相公吩咐就是。今日上午半晌,北边还来了七八百号士卒,说是从亳州来的援军,领兵的名叫韩迁,安排在北城外的空地扎营了,郑相公也可拿来差遣一二。” “哦,此人我认识,便是亳州兵马都统制,大概是接了枢密院军令,赶来江宁支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