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32 (第4/4页)
一年到头,除了一点盐巴之外,甚至连油都吃不起。指望他们消费丝绸布匹,瓷器家具,实在是太困难了。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控制佃租,降到一个老百姓可以接受的范围,比如三成,或者更低,老百姓就能拿出更多的粮食进行交易,同时卖更多的必需品。 有了需求,工场就能扩大,城市的工人就会增加。 而且田租下降,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拿十年工商大发展来说,东南的新兴工商业集团,捞到的好处几亿两之多,可惜的是,其中有七成以上,都用来置办田地,只有不到三成,用来投资改进技术。 结果就是东南田价一年比一年高,哪怕是一块畸零地,也有一大帮人抢。 唐毅看在眼里,非常愤怒痛惜,他都要骂人了! 混球! 追逐田地,和当年苏州大搞票卷,玩金融创新,看起来是南辕北辙的俩玩意,唐毅认为内涵却是同一个,那就是财富转移!而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创造! 农业在化肥农药出来之前,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无论怎么精耕细作,产量都是差不多的。 唯有把资金投入到工商上面,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才能成倍地创造财富。 显然,那些新兴的富翁和唐毅的看法不尽相同,他们觉得土地更加牢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才是完美的生存模式。 唐毅对此,已经是无力吐槽,必须用残酷的现实教训他们,让这伙人赶快醒来。 要是让徐阶知道,他成了唐毅唤醒工商势力的那一只肥鸡,没准能把老头子直接气死过去。 不过唐毅却不在乎了,以他的地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