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_分卷阅读94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47 (第2/4页)

生虫,那么多才智之士,就没人看得出来吗?

    唐毅敢说,绝对有目光如炬的前辈,只是要想改变,真的太难了。

    就以大明为例,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只有两万多人,每三年一次科举,每次至多录取三四百人。

    而内廷呢,号称十万太监,还有那么多宗室皇亲,外戚勋贵,算起来数量十分惊人。文官集团不合作,大不了放出宦官,总有不要脸的文人会巴结趋奉皇帝。

    说白了,儒家文人就是皇帝养的一条狗,如何指望着狗能和主人平起平坐。

    假如唐毅早穿越五十年,他都不会有改变千百年规矩的念头,最多他做一个权臣,最好把皇帝老子干掉,自己取而代之,顺便再把野猪皮的先人团灭了,如此而已。

    可是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一切都有了转机。

    美洲金银被发现,海外贸易快速繁荣,带动了江南的工商发展,进而又推动了城市化。

    大量的百姓离开乡村,走进城市,变成工人。

    城市和农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一个村子里,每一个人都互相认识,算来算去,几乎都能沾亲带故,都说得上话,有了矛盾,内部就解决了。

    可城市不一样,环顾四周,几乎都是陌生人,也没有亲属在身边,人就变得没有安全感,故此,市民往往希望有规矩,有法律,有官府能够保护他们。

    东南的社会结构正在剧变,从秦始皇之后,几乎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局面。如果还沉醉在过去的套路,唐毅觉得太可惜了。

    文人不是少吗?

    就大办教育,很快光是东南就会有上千万读书识字的人。皇帝的爪牙再多,也没法相比。这些人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