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_分卷阅读100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02 (第3/4页)

京城,他身处逆境,自强不息,著书立说,本就是很感人的事情。再加上唐毅是心学的新一代领袖,身后有无数心学大佬和门人弟子,没有准备充分,随便开战,里子面子都要丢光了。

    说起来讽刺,明明在讨厌唐学,这帮人却要把唐毅的书买回家里,仔细研读,人都说最了解你的是敌人,而不是朋友,如此看来,此话不虚。

    白天看,晚上看,吃饭看,上厕所看,看了那么长时间,可令人惊讶的是“批唐”的浪潮非但没有出现,反而有些士人开始接受了唐毅的观念……

    这并非笑话,儒家一直以来,都主张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任何一本儒家的典籍,都充满了民本思想。

    唐毅的重在富民,重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二者完全是民本思想的发扬光大。

    从某种程度上,批评唐毅,就等于在批评孟子,还没有几个人用挖祖坟的勇气。

    再有唐学虽然火爆,可是毕竟初创,远没有深入人心,唐毅也出于半隐退的状态,暂时没有什么威胁。

    上面的大人物吃不准对唐毅采取什么措施,下面零零星星的攻讦和谩骂,很快就被周边赞扬的声音给压住了。

    总体上来讲,越是高层,越对唐学保持冷静,因为他们也吃不准,唐学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

    越往下,越是民间,越是年轻的士子,对于唐学的兴趣越大,推崇唐学的人越多。

    随着王锡爵、余有丁、罗万化、沈一贯等人返京,以国子监和翰林院为基础,形成了研究唐学,宣扬唐学的两大基地。

    王锡爵等人仿佛取经归来的高僧,半个月的时间,大彻大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