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4 (第2/4页)
人竟然如此大意,看来他们是要倒霉了。 他仗着胆子,继续带着人马向前,大约到了三百米的时候,终于看到了营门口的火光,蒙古人的哨兵懒散地站着,还不时往营里面看去。 白天攻城不顺,为了维持军队的事情,丙兔下令抢掠了数十个村子,掠来几百米妇人,分给他的手下,让他们尽情享用,城里还要更好的再等着他们。 强盗们在狂欢,在疯癫,丑态百出,殊不知报应很快就到了。 俞咨皋从竹篓里取出了三节粗细不一的竹筒,插在一起,差不多有一米五左右,随后他又拿出了一个类似炮弹的东西,足有十五斤重,在最顶端的竹筒上有皮带,可以把炮弹固定在上面。 这玩意就是在东南抗倭的时候,广泛使用的火箭。 中国人玩火箭的历史能追溯到宋朝,最早的火箭类似蹿天猴,用火药推进箭支快速飞行,明军广泛装备的“一窝蜂”,就是火箭的升级版。 伴随着火药和冶金技术的发展,加上倭寇常常千帆浮海,声势浩大。明军就改进了火箭,把战斗部做成铁质的,里面装满火药,击中对方的船只,就会爆炸起火。 虽然精度很差,但是胜在轻便廉价,而且数量够多,遮天蔽日而来,能把倭寇吓尿了,堪称丧心病狂,残暴无比! “尝尝小爷的厉害吧!” 俞咨皋润湿了大拇指,举在空中,判断准了风向,略微调整火箭的方向。 “点!” 火星蹿起,伴随着闷响,三百支火箭,拖着长长的平衡杆,砸向了蒙古军营。 放哨的蒙古兵总算注意到了黑暗之中,有了亮光,又发出了声音,他们仓皇大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