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八章做了一件盘口尊 (第2/4页)
比如说生产紫砂壶的底槽清,就需要进可能的进行陈腐。 所以,现在只要有钱,一些合格的泥料,很轻松就可以买到。 至于炼制泥料的手艺,陈文哲更是不愁。 他只要看过一遍古代窑工的手法,就可以学会,而且还能做的更好。 完成了器胎,就等着上釉。 釉色也是其中的关键,釉料提纯就是除去釉料中的杂质,并改良施釉方法。 通体施釉,施釉后采取支钉架器的方法; 在这里,陈文哲还能用到芝麻钉的手艺,这就是多才多艺的好处。 施釉过后,就是装入匣钵。 秘色瓷烧造不能让瓷器接触炉火,而是将秘色瓷瓷胎,装入瓷质匣钵装烧,一器一匣,并以釉水来密封匣与盖之间的缝隙。 最后是控温,通过对炉温的控制,让匣钵之内达到一种另类的高温密闭环境,这样才会出现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 捋顺了工艺,再加上很多更加高明的工艺,此时制作出来的瓷器,应该能够达到传说中柴窑的水平了吧? 不管传说是不是真的,陈文哲就把它当做真的。 传说柴窑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 其制作精美,光彩绝伦,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瓷器。 这就是陈文哲的目标,他现在能够达到的只有薄如纸。 接下来就看釉料的烧成效果,要是可以,肯定就可以达到明如镜。 至于青如天,恐怕还不行。 这青,要是天蓝色,那就太难以烧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