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七章好东西从来就不多 (第2/4页)
不少缸,大大小小的真不少,最大的就是最先看到的两只。 除了那俩,其他还有两只的器型也不小。 一件翼龙缸,另外一件也是云龙纹大缸。 可惜这些大缸都是现代工艺品,不是古董,要不然价值就更高了。 由于青花大缸烧造难度很大,烧成后体型庞大、不易搬运,冬季存水时极易结冰冻裂,以及诸如动乱、变革等天灾人祸,到清唐英督窑之时,完整的明清时期的青花大缸已很难看到。 截至民国时,保留完整的龙缸,几乎少之又少,流传至今者更是凤毛麟角,也可见其如今存世是何等珍稀。 现今青花大缸在拍卖会上,动辄以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价格成交。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件仿制精美的青花海水翼龙缸,就曾以30万港元在香港拍卖成功,可见就是青花龙纹大缸的仿品也能得到人们的喜爱。 很显然,店里的那件海水翼龙缸就是仿品,仿制的还算精细,如果不看外面的那层火光,还真看不出有什么瑕疵。 看了看标价,八万,一只大缸八万,贵吗? 还真不贵,要知道,不管是什么年代,这种大型器的烧制成本都是不低的。 这还没算制作工艺和工时,只是算得烧制成本。 那么青花大缸的烧造成本有多高呢?明代御窑厂曾经估价,大样瓷缸,每件估银五十八两八钱,二样瓷缸,每件估银五十两。 而当时官窑瓷器的平均成本,只有白银一两。 民间烧造千余件小型瓷器,所用的松柴约八九十杠,烧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